歼-20持续改进升级,重点在航电系统和软件技术,实力大增
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18:06    点击次数:177


歼-20虽已服役多年,在六代机呼之欲出的今天,似乎略显"老骥伏枥"。然而,正如总师所言,六代机形成战斗力尚需时日, 2030年前扛起空天重任的还得是五代机。

歼-20这些年可不是简单的"换个发动机"就完事,它一直在低调升级,堪称"闷声发大财"的典范。

飞行员甚至透露,歼-20的核心功能每天都在提升,只是这些"隐秘的角落"我们无从窥见。换句话说,歼-20这匹"老马",不仅"伏枥",还在不断"吃草长膘",实力不容小觑。

歼-20飞行员在央视军事采访中透露,尽管这款明星战机外形多年未变,但内部升级迭代从未止步,“年年岁岁机相似,岁岁年年芯不同”。

这低调的表述,却揭示了中国航空工业在隐身技术、航电系统、武器挂载等核心领域持续精进的雄心,堪称“静水流深”,颇值得玩味。

歼-20看似“万年不变”的外表下,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升级。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换装国产WS-15发动机,虽然它对战机轮廓影响微乎其微,甚至需要放大镜才能区分与原发动机的差异(例如非矢量喷口设计),但这对战机性能提升意义重大。

类似的“隐形升级”也体现在歼-20S双座版上,仅凭肉眼很难与单座版区分。由此可见,歼-20的改进重点并非外观,而是更深层次的航电系统和软件技术等“内功”修炼。这就好比一位武林高手,外貌平平无奇,却拥有深不可测的内力。

资深军迷聊战机,往往张口推重比,闭口载弹量,航程马赫数更是家常便饭。航电软件?很少有人提及。这固然与相关数据难以获取有关,但也忽略了一个关键:除了发动机、气动外形这些“硬实力”,战机的“大脑”——航电系统和飞控软件,同样决定着它能否驾驭复杂的空战动作,执行多变的战术。一架先进战机,不仅要有强健的“体魄”,更要有聪慧的“灵魂”。

F-35长期致力于航电和软件升级,最近TR-4版本故障,官方归咎于软件问题,引发了坊间对其软件外包质量的调侃。

F-22停产,则并非简单的软件落后,而是其当年设计的机载计算机架构限制了后续软件升级的潜力,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现代空战需求。 这就好比用老式诺基亚手机运行微信,硬件瓶颈限制了软件性能的发挥。

歼-20飞行员曾坦言,驾驶这款战机如同置身瞬息万变的战场,海量数据扑面而来,颇有“脑容量告急”之感。这侧面印证了歼-20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和先进战术系统的存在,它们如同飞行员的左膀右臂,协同作战。

近年来,歼-20持续迭代升级航电系统和战术软件,力求达到“人机合一”的境界,其升级速度远超F-35,在技术迭代的赛道上,歼-20可谓一骑绝尘。

歼-20飞行员一句“只有飞行员知道它提升了多少”,道出了这款先进战机不断升级的真相。这种进步带来的信心提升,如同深海潜艇的隐蔽性能,外人难以窥探其真实战力。西方国家对歼-20的评估,如同雾里看花,更多的是基于猜测而非确凿数据。

对于飞行员而言,驾驭日益强大的战机,不仅是性能的提升,更是“首战用我,用我必胜”信念的强化。这正如历史上,武器装备的进步往往能极大鼓舞军队士气,从霍去病的精锐骑兵到二战的虎式坦克,莫不如此。 歼-20的不断改进,正为中国空军打造一把更锋利的“空中利剑”。

中国航空工业近年来发展迅猛,歼-20持续改进升级,双座版歼-20S也接近完成。与此同时,沈飞和成飞也在积极探索六代机技术。反观美国,F-22已停产多年,F-35的升级计划遭遇技术挑战,产量有所下降。

面对中国六代机的研发进展,据传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考虑重启F-22生产线进行升级。这反映出中美两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,以及美国航空工业巨头应对新挑战的策略调整。

#深度好文计划#




Powered by 耀世平台主管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